——阳光·胡桥联合学校(阳光校区)一年级“葵葵农科院”劳动课程正式启动
春分至,万物生。上周起,阳光·胡桥联合学校(阳光校区)一年级全体学生迎来了本学期“葵葵农科院”劳动特色课程的首次实践。这是学校自上学期构建“葵葵农科院”劳动课程体系后,家校携手深耕劳动教育的新起点。
为了让劳动教育真正扎根于学生成长,学校提前半年统筹规划:在校园开辟了“葵葵躬耕园”“葵葵乐耕园”“葵葵智耕园”三大劳动实践基地,按一年级、六年级、七年级划分责任区;组建劳动教育教研组,走访农业基地汲取经验;反复推敲课程方案,确定了“向日葵种植研究”“传统农业与智慧农业对比研究”两条主线,每学期开展6课时的系统化农耕实践。
首期课程紧扣春分时令,设计"开荒-种苗-翻土-浇水-养护"系列实践。孩子们穿上小马甲、拿起小锄头,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,亲手清理碎石杂草,丈量种植间距,播种黄瓜、茄子、番茄、彩椒的绿苗。有个一年级的孩子说:“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锄禾日当午。”后续课程中,他们将通过观察记录植物生长、制作节气农事手账,在翻土浇水的真实劳作中,体会"春种一粒粟"的期待与责任。
本学期的活动中,每班4-5名"家长导师"成为课程亮色。他们中有种植经验的爷爷奶奶,有熟悉植物知识的爸爸妈妈。他们和孩子一起跪在地里松土,这种汗流浃背的陪伴,比说教更有力量。学校也鼓励家庭认领课后照料任务,让劳动教育从校园延伸到家庭。
目前,一年级的责任田已冒出新绿,而属于孩子们的成长也在悄然发生。未来,“葵葵农科院”将持续通过种养结合、义卖实践等丰富形式,让劳动之光照亮童年,让家校共育的种子结出硕果。